攀枝花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生命线”工程,紧扣企业需求痛点,创新机制,精准发力,在畅通融资渠道、高效响应诉求、深化系统改革三大方面持续突破,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2025年1-5月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%,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
一是聚焦企业融资难题,政银企携手畅通“金融血脉”。攀枝花市主动作为,变“等企业上门”为“送服务到企”,常态化举办“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对接会”等活动,搭建高效平台,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“一对一”精准对接,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提升融资效率。今年以来,我市已开展“进园区、进企业”专场融资会15场,解决融资需求2.4亿元,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二是创新诉求响应机制,构建“企业出题、政府作答”新格局。攀枝花市着力打通政企沟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创新出台《攀枝花“益企行”政企常态沟通交流机制》,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季度恳谈制度,打造温馨高效的“企业之家”服务体系。通过建立“问题收集、协调解决、督查督办、反馈评价”的闭环管理机制,确保企业诉求“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着落”。今年以来共收集企业诉求294项,已高效办结182项,企业满意率达92%。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惠企政策“找不到、看不懂、不会用”难题,相关部门通过“益企行”机制提供“一站式”精准帮办服务,帮助企业厘清政策申报路径,帮助企业高效享受税收减免、就业奖补等多项政策红利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。
三是深化系统性综合改革,全方位打造一流营商生态。政务服务方面,企业开办压缩至4小时内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从38个精简至8个、时限压至36天内,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等改革畅通市场准入;法治环境方面,组建“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”,设立涉企执法监督点,推行“首违不罚”“轻微免罚”柔性执法,深化“综合查一次”联合执法,加强企业权益保护;要素环境方面,综合施策降低企业融资、用工、水电气、物流等成本,提升通关便利化,2025年1-4月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增长39.7%;创新环境方面,加快建设创新平台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。